回轉窯耐火磚的砌筑標準和升溫原則
反轉窯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設備,其好壞直接影響到建筑原資料的煅煉質量。耐火磚是反轉窯中的重要設備,其在原資料的訓練中起到十分重要的維護效果。該文以規范為Φ4m×60m的反轉窯為例進行研討,介紹了其內耐火磚的裝備狀況以及砌筑的規范,并且對烘窯和掛窯皮這兩個重要的進程進行了研討。
1、 耐火磚的砌筑規范
(1)堅持窯內潔凈。在不考慮耐火磚的質量的時候,耐火磚與窯體之間的黏合程度決議了耐火磚的運用壽命,因而在進行耐火磚的砌筑時有必要確保窯內的潔凈,不能有一些易松的小顆粒依附在窯體內,這樣才干確保耐火磚與窯體的最近距離的觸摸和粘合。
(2)規范砌筑平面。窯體內第一次砌筑十分的重要,其決議了今后耐火磚的修補狀況,所以必定要在砌筑的進程中運用水平儀對每一個耐火磚的方位進行規范,這樣才干有用的確保其砌筑時是依照最規范的狀況來的。
(3)砌筑時不留縫隙。除了鎂鉻磚有很大的膨脹以外,其它的耐火磚在砌筑時要確保磚與磚之間的縫隙不能超過1.5mm,一起要同一方向的砌筑耐火磚,不能隨意擺放。一起在固定時要用橡皮錘打實,以避免在反轉窯運用進程中發作掉落的現象。
2、反轉窯內耐火磚的裝備狀況
本次介紹的反轉窯耐火資料的挑選上運用的是規范為(81×90×150×200)mm的鎂鉻磚、(81×90×200×200)mm的隔熱尖晶石磚、(81×90×200×200)mm的粘土磚、(81×90×200×200)mm的硅莫磚以及(81×90×200×200)mm的藍晶石磚。這些耐火磚都有必定的耐火性,并且在反轉窯的運用中分別有不同的用途:
2.1 鎂鉻磚
鎂鉻磚一般厚度要到達110mm才算合格,低于這個數值的都是需求替換的。在砌筑的進程中一般會選用鋼板砌筑法進行砌筑,這樣能夠避免反轉窯在運用進程中鎂鉻磚掉落下來,影響反轉窯的運用。
2.2 隔熱尖晶石磚
隔熱尖晶石磚隔熱功能比較好,在反轉窯中發揮著比較大的效果。可是其有一個喪命的缺點就是根基部強度低,因而在運用進程中要確保隔熱尖晶石磚的厚度都在130mm以上,這樣才干確保反轉窯的正常運用。隔熱尖晶石磚在以往的砌筑中一般都會選用潔凈砌筑法,可是在長時刻的運用中隔熱尖晶石磚的缺點被徹底暴露出來了,通過許多的實驗發現火泥砌筑法關于隔熱尖晶石磚的運用有很大的促進效果,運用這個辦法后隔熱尖晶石磚的運用最長時刻能夠到達12個月。
粘土磚是一種比較慣例的隔熱磚,在運用時會運用外表添加料皮的辦法來添加其防磨隔熱的效果,一般來說粘土磚在到達50mm以上才干合格,因而在運用進程中低于這個數值的都是需求及時替換的。
2.4 硅莫磚
硅莫磚的隔熱效果十分的好,可是其質料的特性使其質地十分的輕脆,在中窯運用時嘗嘗會開裂,然后需求替換,長時刻以往會發作極大的丟失,因而在長時刻的實驗進程中發現,其運用在窯尾效果十分好,運用壽命大大的添加了。
2.5 藍晶石磚
這個耐火磚的長處許多,十分合適反轉窯的要求,耐火磚的強度高,且表層的摩擦系數大,這樣在運用時添加了粘度,運用時運用潔凈砌筑法進行砌筑,運用壽命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
3 烘窯準則
在耐火磚的砌筑進程完成后要做的就是進行烘窯,烘窯是十分要害的一步,有必要要遵從以下的準則。
如上面兩個表格能夠了解到,當需求替換的窯磚在20m以上時,烘烤是最佳的升溫速度是在每小時升20℃與每小時升30℃之間是最好的,而當小于20m時則速度要稍微快一些,到達每小時40℃或許是每小時50℃都能夠,可是針對鎂鉻磚的特殊狀況時要取最低值進行升溫。
在反轉窯升溫進程中要遵從幾個準則:
不中止的準則,反轉窯在烘窯進程中不能中止,一旦中止有必要從頭開端,在升溫時即使是慢慢的升溫確保烘窯的效果也不能急于升溫而使得窯內發作事端,爭奪一次性進行升溫;溫度穩定性準則,一般在烘窯時會選用油升溫文煤升溫兩種,有時候還會兩者混合,可是不管是那種溫度都有必定的不同,升溫也會有必定的不同,因而在烘窯進程中如果要替換升溫的資料就有必要注意溫度是否有誤差,操控升溫的速度,避免耐火磚會在烘窯進程中出現掉落或許開裂的狀況。
4 窯皮的運用
在反轉窯的運用進程中其窯皮是具有十分要害的效果的。掛好窯皮能夠延長耐火磚的運用壽命,一起還能夠進步反轉窯的工作率。窯皮是由石灰石、砂巖、硫酸渣三中質料組成的,在掛窯皮的操作中要選用科學的配料,將份額計算好,一起還要實施規范的操作,這樣才干掛好契合規范的窯皮,為反轉窯進步功率作確保。
掛窯皮的操作十分的要害,理論上一般都是按這樣的進程來進行的:
(1)掛窯前先要裝入必定量的石灰石粉末,并且在要堆積許多的煤,并且還要查看喂煤體系的完整性,等一切都安排妥當后就能夠開端升溫,比及窯尾煙室的溫度到達攝氏度后就能夠再參加必定量的資料,這兒的量是依照實際操作來定的。
(2)在掛窯皮開端后要注意第一次掛窯皮的第一次喂料量要操控,一般來說都是操控在產值的60%左右,要均勻窯速和喂料量的份額。第2次加料的時刻為發作一層窯皮后開端,第2次加料是一個繼續的進程,要在操控窯內熱力的一起參加必定的物料,然后比及窯內的料量與溫度發作必定的份額時就能夠堅持穩定,也就是說要使得窯內的料量一向維持在120t/h時就能夠堅持穩定的狀況工作48h,過了48h有必要從頭加料設定速率,要到達150t/h才干到達。繼續150t/h的物料量,再使反轉窯工作72h,這樣掛窯皮就算是開始完成了。
(3)在掛窯皮的前期,噴煤管一向都是在窯口外30m的方位,其方向稍微接近生料的方位,選用的是比較短的火焰進行燒制。在中期的時候,反轉窯內的生料量在不斷的添加,因而噴煤管的操作壓力也要不斷的添加,因而其方位要向窯內移動,這樣配合生料的量而得出的窯皮會具有必定的長度和厚度,保障其質量的合格。在后期,也就是反轉窯內的料量與產值到達相對份額平衡時,噴煤管就會移動到正常的方位進行操作。
結語本次論文是以實際操作中的一般狀況為例介紹的,在實際狀況中反轉窯耐火磚的砌筑與運用有必要依據不同的反轉窯的規范和各企業的要求來運用。本論文只是介紹了一般狀況下的反轉窯中耐火磚的砌筑準則和烘窯規范、掛窯皮的一般進程,為實際操作供給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