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回轉窯冷端損壞耐火磚的對策
	 
	1、減小壓應力破壞
	 
	選擇合適的輪帶與墊板之間的間隙。對于回轉窯的冷端來說,間隙在3~4mm為宜。過大,過小都易使耐火磚損壞。最好選擇可調墊板,以保證間隙最佳。
	 
	輪帶下筒體厚度適中,結構得當。太薄,容易變形,太厚,使輪帶與筒體間接觸區域減小,增大局部壓力并加劇磨損。輪帶下相對厚度δ/D(δ為輪帶下筒體厚度,D為筒體直徑)一般取0.012~0.015為宜,窯直徑大,取上限,窯直徑小,取下限。
	 
	輪帶要有足夠的剛度。反力不大,筒體厚度不薄,間隙不大(很小),都有利于減少筒體變形。但如輪帶剛度過小,仍會使窯體變形,使耐火磚的周期很短。 
	2、擋磚圈設置
	 
	要科學、合理擋磚圈應設置在距輪帶中心線2.0m以外,以防止回轉窯運轉過程中,因橢圓化產生的橢圓化力對其的破壞。
	 
	擋磚圈最好選擇方鋼進行加工,并將需焊接部位倒角,不但可保證焊接質量,且有利于耐火磚的鑲砌。
	 
	擋磚圈不能設置在筒體環向焊縫處,避免對筒體損壞、拉傷。
	 
	保護擋磚圈的耐火磚應鑲砌在擋磚圈的下方位置,以避免該異型磚被破壞。
	 
	3、砌磚要規范
	 
	嚴格按照國家規范,耐火磚緊貼窯體,磚與磚靠嚴,磚縫要直,交圈要準,磚縫要牢,不錯位,不下垂脫空。必須環縫對正,不爬坡,不偏離,避免錯圈或蛇行彎曲。鎖縫磚必須齊全,并嚴格按鎖縫規定施工。鎖縫用鋼板最好不要超過2mm,且必須平整、不卷邊、不扭曲、無毛刺。
	 
	4、嚴格烘窯、冷窯制度
	 
	烘窯制度即按照一定的升溫曲線,進行烘窯操作。采用濕砌方法進行砌筑要特別注意,以保證自由水分被排出,防止因升溫過快產生耐火磚的爆裂,并且升溫速度要嚴格控制;冷窯過程要保證一定的保溫時間,倒料停窯后最少保溫(自然冷卻)8h以上,使用隔熱材料的回轉窯,應適當延長保溫時間。在強制冷卻階段初期,應關小風門,后逐漸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