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壓成型耐火磚中常遇到的問題
就模壓成型耐火磚磚坯的內部組織而言,最常遇到的問題是:
⑴坯體壓裂(或叫層裂),這是在加壓過程中所形成的垂直于加壓方向的層狀裂縫。造成這種現象除了模具上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坯料中的空氣未得以排出所致。當坯料水分過高時尤其容易產生這種層裂;另外,細紛過量、結合劑過少、以及壓力過高等不合理的工藝參數也是造成層裂的因素;
(2)坯體密度不均。究其原因,是由于坯料受壓時,顆粒與顆粒之間、顆粒與模壁之間存在著摩擦阻力,阻礙了壓力均勻地傳遞而造成坯體各部分受壓不均勻,致使各部分的密實度不一樣。另外,坯料的裝填高度與受壓面積之間的比例(H/D)大小,也是造成密度不均的重要因素。越大壓力的傳遞就越不均勻,在加壓方向,壓力由加壓面起沿還體高度依次降低,還體的密度分布相應由緊密到疏松如果用雙面加壓,則坯體的密度呈兩頭密而中間疏。因此,要減小成型坯體的密度差,就需要注意模具的設計和成型加壓方式。
成型的磚坯先在50?60℃的烘房中干燥至殘余水分不大于2.5% ,然后方可運到燒成工段裝窯燒成。磚類制品的燒成在倒焰窯或隧道窯中進行。裝窯方式采用平裝,特殊制品和大型、異型磚。則需使用特別設計的工具磚。燒成制度參見薄壁制品的燒成制度。燒成結束,隨窯冷卻。為加快套爐周轉,可在熄火后就打開第一道窯門,8h后打開第二道窯門,再過8h后打開第三道窯門。在熄火72h后,可向窒內鼓風冷卻。當然,這種冷卻制度隨窒的容積的大小而作相應的變更。
出窯后的產品應進行質量檢驗和最終造型和尺寸的冷加工。尤其像拼裝式剛玉代鉑坩堝磚,需要拼裝密配,因此,對尺寸公差、平整度、光潔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必須按照圖紙精確加工。
完全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最終作為成品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