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耐火可塑料使用施工說明
l、施工準備
1.1依據規劃要求及施工材料技能要求,對爐子鋼結構、基準線和孔洞等部位,特別是帶螺紋的金屬銷釘的距離,進行全面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
1.2施工部分應整理爐內及其鄰近的雜物,將施工機具和腳手架等運至現場,架設無缺,電源、水源接通,電動機具試轉正常。冬天施工的保暖設施(如太陽燈、取暖器等)應完備。
1.3可塑料搗打施工的機具可為搗固機、風鎬或木錘,木錘錘頭需加橡皮墊,其它如修整刀、切縫刀、透氣釬、鋼絲刷等也應完備。
1.4耐磨可塑料分袋裝的基料和桶裝的結合劑兩部分,基料應置于距施工點近的具有防潮辦法的場所,桶裝結合劑應運至現場待用,運用前應拌和均勻。
2、施工合作比
2.1耐磨可塑料基料每包40公斤,桶裝結合劑每桶35公斤。
2.2耐磨可塑料的施工配比如下:
基料 l 00%
添加劑 (每2包基料放l袋)
結合劑 11—13%(外加量,視施工季節的氣溫及濕度而定)
每一配料單位以40公斤一80公斤為宜(視施工人數及施工速度而定)
3、混練
3.1耐磨可塑料的混練設備應選用強制拌和機,如J4-375、TQ-250等。
3.2各種質料(特別是添加劑)經稱量后倒進拌和機中,不得遺失,也不得多加。
3.3基料有必要以整袋為單位倒進拌和機中,干混一分鐘后,參加稱量好的粘結劑,混練4—8分鐘,待料色均一,能手捏成團,不粘手后方能出料。
3.4混練好的可塑料切成小塊泥坯,用塑料薄膜包裹,桶裝備用。風干、干硬的泥料不能運用。混練好的泥料20—30分鐘有必要運用完。
4、搗打成型
4.1耐磨可塑料的施工,原則上不需支設模板,但有必要確保金屬銷釘的距離適中,以30一45mm為宜。距離太大的應補焊V型抓釘,一切圓弧過渡段應補焊長的V型抓釘。
4.2搗打成型前應對金屬外表進行處理,鏟除浮灰及雜物。
4.3施工過程中應留意安全,各工序間應密切合作,環境溫度低于7℃時留意做好防寒保暖作業。
4.4耐磨可塑料搗打施工應接連不斷地進行,若有必要中止時,需用塑料掩蓋交接面,避免脫水,若中止時間長,交接面干硬的話,慶切開成臺階或預留成臺階,將于硬面蘸水用鋼刷刷毛,然后方可接著施工。
4.5可塑料搗打施工時,先將料坯嚴密無間的阻塞起來,多名施工人員聯片沿同一方向或呈放射狀方向施工。搗固機、風鎬或木錘的作業面操作時應至少疊加1/4左右,搗打3—5遍。可塑料的厚度以30一90mm為宜,有必要依照規定厚度一次性布料,切忌在平行于作業面的方向上出現分層施工現象。
5、作業面的處理
5.1施工段根本搗打完后,留意用平板經過錘頭的敲擊使作業面堅持平坦,凸出部分段用鏟刀切除,凹部需發掘后再填平補齊。如外表變干,需用少數水噴霧潮濕后再進行相關的外表處理。外表處理一般包含修整、扒毛、刺扎排濕氣孔和切開脹大縫等。
5.2用平板找平的外表一般較潤滑,需用鋼刷悄悄刷毛,以顯露內部氣孔,便于水分的掃除。
5.3刷毛后的外表還需用直徑4nun的鋼纖(即透氣孔)刺扎排氣孔,排氣孔的深度以10—12mm為宜,排氣扎的中心距離為150一250mm,原則上應避開金屬銷釘。
5.4用耐磨可塑料施工的平坦面原則不上需預留脹大縫,機械性脹大縫在外,有修建縫或冷接點就能夠了,機械性脹縫能夠按規劃要求切開出,也能夠預留,切開時用切縫刀切制,拔刀應緩慢,以防破壞爐頂襯體。
圓滑突變面的拐點部位則需預留或切開伸縮縫,寬度2—3mm,深度小于l/2襯層厚度。
5.5施工體經外表處理后,原則上應及時安排烘爐,如不具有烘爐條件,應對施工體采納防潮保護辦法。
6、烘爐
6.1耐磨可塑料的烘烤準則,原則上遵守澆注料的磚砌體熱攝生標準,600℃之前應緩慢升溫和施行保溫。
6.2若小面積修爐,不用采納特別烘爐辦法,可隨鍋爐投運天然升溫。